對第四軸許多小伙伴可能覺得很生疏,不清楚這一個設備到底是用于干什么的。這里打1個不適當的比方。例如1個物品在生產的時候一般可以前后上下左右移動。這類移動方法已經可以滿足傳統的生產標準。但是,在某種時候,工件單單這樣移動,會造成不便,例如當工件已經向下移動了,但這時要想生產工件的上表層,就不得不上移,這樣的移動顯然提升了移動路程。假如這時工件本身可以轉動,就省掉了向上移動的流程。換句話說,所謂的第四軸,就是提升了工件可以自動旋轉的能力。
第四軸機床的幾何精密度是加工精度的基礎,唯有機床的幾何精密度到達標準才可以確保加工精度。在具體加工中,因為遭到多種要素的影響,如操作失誤、生產震動等的影響,會使機床本身的精密度產生變化。此四軸回轉式加工中心在生產精密零配件時,有不過關的狀況出現,通過三坐標檢測,發現工件的位置度誤差比較大,通過分析,是第四軸轉臺的精密度問題造成工件偏差。
首先自做一個圓形標準棒,材料是45#鋼,通過調質熱處理,避免產生形變。標準棒直徑20毫米,長度200mm,同心度低于0.02mm。因為標準棒的直徑和長度的比例是1:10,長度也較長,一般生產的工件長度在200mm之內,工件的精密度標準一般都是在0.02mm之內,所以假如用標準棒做調整時精密度確保在這個范圍內,生產出來的產品也不會有什么問題。
第四軸轉臺與機床X向平行度調整:
把轉臺上的卡爪清理干凈,標準棒裝夾在轉臺的卡爪內。將百分表裝進磁力表坐上,把磁力表座固定在車床主軸上。百分表的表針壓在標準棒的上母線,搖晃機床手輪,使其表針順著標準棒的軸線方向運動,看百分表是不是有變化。假如變化低于0.02mm,默認為轉臺與機床臺面水平方向一致。假如變化超過0.02mm,稍微松動轉臺固定螺栓,在轉臺基座下方墊塞尺,塞尺的大小依據百分表反映的標值調整,隨后反復搖晃手輪和更換塞尺,調至百分表在0.02mm之內,也就到達了轉臺與機床臺面水平方向一致的標準。